入庫流量每秒56000立方米的洪峰抵達三峽大壩。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,航運、發電、種植等等。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,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,于2009年全部完工。
圖為游輪“長江黃金8號”經過云陽水域返回母港。自互通“渝鄂旅游專線船舶”以來,三峽水上旅游譜新篇。
空中俯瞰泄洪中的三峽工程(三峽大壩、三峽水庫),三峽水電站大壩高程185米,蓄水高程175米,水庫長2335米,靜態投資1352.66億元人民幣,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。
船舶停靠在水位上漲至157.69米的三峽大壩上游湖北省秭歸縣茅坪港。
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,大壩長2335米,底部寬115米,頂部寬40米,高程185米,正常蓄水位175米。大壩壩體可抵御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,最大下泄流量可達每秒鐘10萬立方米。
雨后長江三峽樞紐全景圖。
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,即防洪、發電和航運,其中防洪被認為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。現在三峽工程也成為了游客非常青睞的目的地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