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峽人家,依山傍水,風情如畫,觀萬里長江第一石――燈影石,看中華第一神牌――石令牌,眺長江三峽第一灣――明月灣,明月灣上邀月亭,聽“李白”奏曲,笛聲悠揚,縈繞在山水之間。
三峽人家位于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石牌村,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,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。從市區乘車約1.5小時到達景區,乘坐三峽人家渡船過江,再坐纜車上山,步行漫遊三峽人家。
編號:252161 三峽人家
四塊兀立山巔的奇石,酷似《西遊記》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形象,每當夕陽西照,晚霞映襯峰頂時,遠遠望去,它們仿佛燈影戲幕上的人物造型,惟妙惟肖,“燈影石”即由此得名。
當年郭沫若先生遊歷燈影峽時,曾題詩贊嘆:“唐僧師弟立山頭,燈影聯翩豬與猴”。燈影石中最負盛名的是沙僧石,被譽為“萬里長江第一石”。它矗立在懸崖絕壁之巔,呈蘑菇狀,重達100余噸,底部的承重截面僅200余平方厘米,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載近半噸的重量,堪稱世界奇觀。
石令牌高32米,頂部寬12米,底部寬13米,厚約4米,重達4300余噸,遠觀之雄偉壯觀,氣勢非凡。五代后周時期,峽州州治一度設于石牌,南宋建炎(公元1127-1130年)年間,峽州夷陵郡“移治石鼻山,紹興五年(公元1135年)復舊”,在石牌設至六、七年。
水上人家在龍進溪水與長江的交匯處,幾只古帆船迎風而立。在龍進溪口,一道水壩已筑起,截住了清幽的龍溪水,使水位抬高,只見溪水碧綠,林木蒼翠,斑駁滄桑的龍溪橋橫跨其上,幾只小漁船靜靜地泊在橋下,撐著傘的幺妹兒站立船頭,唱著動聽的山歌。
大概是這里的自然環境太美,人與自然和諧融洽,倒成了猴子們的玩耍地,一點也不怕生,旁若無人擺弄著山大王的姿勢,看,這是猴王一家的山頭。
編號:252178 三峽人家
溪邊人家與水上人家相距不遠,依山傍水,一半著陸,一半入水,在群山的環繞下,伴著青山綠水、斜陽草樹、竹林綠葉,如詩如畫。古色古香的吊腳樓點綴于山水之間,吊腳樓前的大石頭上,幾位山里妹子在捶洗衣服,唱起了熱烈纏綿的情歌,棒棰捶在石板上,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,不遠處傳來婉轉的古琴聲,似與之相和,奏成了一曲渾然天成的天籟之音。
溪面上悠然的漁家在撒網打魚,清澈的小溪能看到成群的魚遊來遊去,魚鷹靜靜地排排站在竹筏上等待。
山上人家的“吊腳樓”,被現代建筑學家稱為“桿欄式建筑”。峽江一帶地勢險峻,房屋多三峽人家依山勢而建,木質結構,房前屋后,竹林芭蕉簇擁。遇到高坎地勢,則要立柱或筑墻,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,故稱“吊腳樓”。其獨特之處是前低后高,側面有走廊,后面有陽臺,俗稱“走馬轉角樓”。
步入山上人家,幾步臺階,便把你引進一個個原始淳樸的屋子,進入屋子,穿過一道門,又一架臺階把你引入另一處居室,好像捉迷藏一樣,回廊九曲八折,遮遮藏藏,外人進得去,卻難走出來。
在這些老屋里走一走,便可領略到峽江人順應自然,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,執著地營造生活,又拼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。
長江三峽旅遊船票www.sanxia-ch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