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峽梯城景點級別:國家4A級旅游景區
三峽梯城地理位置:重慶市云陽縣中心城區
三峽梯城著名景點:龍脊嶺公園三峽文物園登云梯磐石城
三峽梯城開放時間:早9:00-晚5:00
三峽梯城位于重慶云陽縣三峽梯城景區內,云陽在進行旅游開發時,提出了把城市建設成景區的重要戰略,提出了“三峽梯城,奇境云陽”的品牌口號。2014年,云陽梯城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(4A)風景名勝區。2015年12月,三峽梯城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游新景觀之一。
磨盤寨是其俗稱,其雅名為磐石城。因其所在的山狀如巨大的磨盤,故名。磨盤山地勢險要,扼長江與澎溪河,軍事地位極為重要,為兵家用武之地。南宋末年,蒙古軍隊自陜入川。為抗擊蒙古軍隊,南宋淳佑二年(1242),余階受任四川安撫處置使后,針對蒙古軍善騎射、不諳山地作戰的特點,采用“因山為壘,棋布星分”的守備戰略,在長江、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沖選擇有15處寨堡進行改造建設,使之成為進退兩利、攻守皆備的戰略防御重點。這15處寨堡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合川釣魚城了。而磐石城作為萬州天生城(即小石城)防御體系的支點,也受到了重視。余階派部將呂師夔對此加以擴建并駐守于此,對蒙古軍進行防御。因蒙哥戰死于釣魚城后,蒙古軍隊后撤,磐石城沒有發生過像釣魚城那樣的著名戰役,其名聲也就稍為遜色。但“夔門之砥柱,東川之保障。”因其軍事地位的重要,明清兩代都對其進行過改建擴建。
在云陽眾多的梯坎中,最為雄偉壯觀的當數登云梯。這個巨大“人”字型的石梯,起于長江邊的濱江大道,順坡而上,橫貫城市中央,止于新縣城制高點磐石城下,梯道長1400余米,寬30米,垂直高差達200多米。其規模之大、造型之獨特、氣勢之奪人在城市當中實為罕見,當之無愧,被譽為“萬里長江第一梯”。從長江南岸的張飛廟隔江遠望,登云梯加上中間的群益廣場和頂上的磐石城,形酷似一尊巨大的臥佛;從長江邊開始是兩道梯,分別叫青龍梯和飛鳳梯,恰如臥佛的兩條巨腿;龍鳳在群益廣場匯合,這面積達16000多平方米的兩級圓形廣場又如臥佛的大肚;兩梯在群益廣場匯合后成一梯繼續向磐石城延伸,這就是臥佛的脖子;磐石城當然就是臥佛的頭了。臥佛雙腳踏長江,頭頂藍天,氣勢磅礴。往上看,磐石城高聳入云,真有登云的感覺。
登云梯所用石材全部選用三峽庫區特有的青花石料,由當地傳統工匠全手工精心雕砌而成。這每一級石階,都凝聚著工匠們無數的心血。1519步石梯,如一個大寫的人字,從高聳的磐石城垂掛而下,一直曳到長江邊上,大有凌空穿云之勢。梯道兩旁寬闊的綠化帶,那由紅花綠葉組成的美麗圖案,就像兩條精美的彩緞,與梯道相偎相依,一直鋪到天邊,與天邊的云霞相接。
三峽文物園是三峽庫區文物保護示范工程。復制遷建工作2001年11月啟動,按照異地搬遷、原樣復建的原則,將云陽三峽工程淹沒區內原文昌宮、帝主宮、東岳廟、陜西箭樓、維新學堂、云陽南城門、夏黃氏節孝牌坊、長灘石碑亭、六崗石題刻、牛尾石巖畫、龍脊石題刻等十一處文物集中搬遷到園內。同時,在園內還保存著1000余件地下考古發掘出的各級地下文物,這些文物展現了長江三峽文明發展脈絡。
龍脊嶺文化長廊長6.5公里,他就像一塊巨大的“生態綠肺”鑲嵌在城市的中央。龍脊嶺文化長廊依托山脊線而建,擁有雙井寨、養龍先生、高祖閣、橘官堂、“天下第一聯”、詩文長廊等眾多人文景觀,這是上天賜予云陽人的一塊綠色翡翠,這個長廊榮獲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。
三峽旅游船預訂www.sanxia-ch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