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旅客年吞吐能力約200萬人次的長江三峽遊輪中心,4月18日在宜昌平湖半島動工。該項目總投資60億元,將打造成大三峽地區遊輪母港旅遊集散中心。“平湖半島將成為宜昌的維多利亞港。”三峽旅遊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劉曉華介紹,該項目按照國際一流、國內領先的標準設計,聘請國家遊泳中心“水立方”的主創之一托尼·羅西領銜操刀設計,將成為三峽旅遊集散地和宜昌城市會客廳。
遊輪中心港灣功能設計完善,包括遊輪碼頭、遊艇會所、酒店集群、商業綜合體、休閑街區、旅遊地產及其他配套設施,規劃用地面積約645畝,總建筑面積約68萬平方米。
該項目是三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的重點項目,建成后將成為長江中上遊規模最大的遊輪母港,從而終結三峽“有好船沒好碼頭”歷史,助力宜昌旅遊“一億人次、千億產業”發展戰略。
三峽遊輪中心項目的子項目——宜昌三峽國際遊輪中心碼頭工程項目將先行開工建設,新建10個大型遊輪泊位。
長江有世界內河旅遊最先進的遊輪,然而,三峽沿線客運碼頭基礎設施普遍落后,還面臨著“有好馬無好鞍”的尷尬。
“經歷2015年全行業低谷后,三峽豪華遊輪業已經探底復蘇。”4月18日,湖北宜昌交運集團董事長江永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表示,長江三峽是世界上唯一可乘坐遊輪遊覽的大峽谷,遊輪魅力大有潛力可挖。據統計,2017年在三峽庫區運營的遊輪約47艘,接待遊客量超130萬人次,載客人數、載客率、船票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5%、21%和30%。重慶開往宜昌豪華遊輪的船票價格更是水漲船高,平均升至1900元/人,為近3年來最好水平。
隨著遊船航運復蘇,客運碼頭基礎設施落后的短板日益凸顯。今年1月1日起,遊船過三峽大壩五級船閘不再享有優先權,從宜昌到重慶的遊輪公司不得不選擇在秭歸港進行翻壩轉運,平均每天有10多艘遊輪在秭歸港停泊,每艘遊輪平均停靠時長達40多小時。
長江輪船海外旅遊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,這本應該推動秭歸旅遊,但茅坪碼頭還只具備上下客功能,遊船停靠泊位嚴重不足,旅遊碼頭配套建設不規范,餐飲、休閑、娛樂等服務都未跟上高品質,往往導致遊客上岸體驗不佳。如何把潛在轉運商機變成實實在在的旅遊經濟,還需要大做文章。
不僅僅秭歸港一家,宜昌到重慶沿線客運碼頭,普遍存在客運碼頭功能單一,基礎設施落后的問題。
江永認為,遊船業客源已發生結構性變化,以前客源來自外國或港澳臺,以觀光遊為主;現在國內遊客唱主角,更注重休閑體驗、親子等個性化需求。因此,旅遊航線產品開發和硬件配套,要從觀光旅遊向度假旅遊不斷升級,市場呼喚高品質的遊輪港口。
目前,長江沿線各地已在積極實施港口碼頭硬件設施升級。除宜昌長江三峽遊輪中心項目外,在長江中上遊,長航集團與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還共同投資30億元打造國際性長江遊船遊艇中心——武漢郵輪母港。此外,重慶、南京也紛紛打造遊輪母港,串起長江黃金旅遊帶,提升長江全域旅遊品質。
新聞來源:湖北日報
三峽船票預訂www.sanxia-ch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