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8年召開的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,市人大代表胡大章、龔舉品、鄧明鑒分別就著力培育旅遊精品、規范旅遊市場的合理競爭、提升旅遊服務質量,提交了三份建議。
去年以來,我市大力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,著力抓好“一日遊”、“兩江遊”、“三峽遊”、“出境遊”市場整治,得到遊客和市場的認可。比如,長江索道、歌樂山烈士陵園、兩江遊船正式進行網上實名制購票管理,有效杜絕囤票、倒票等亂象。
三份建議
聚焦培育旅遊精品
“我市旅遊發展勢頭強勁,但與其他城市旅遊發展相比,我市旅遊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。”鄧明鑒建議,我市在推進旅遊行業優質發展過程中,應著力培育旅遊精品、完善公共服務、規范旅遊市場、樹立旅遊形象。
龔舉品建議,將長江三峽旅遊打造成為人文情懷體驗旅遊為核心、生態休閑度假旅遊為主體、山水峽湖觀光旅遊為基底的旅遊整體品牌影響力巨大、客源市場廣闊、大旅遊產業聯動發展、區域內一體化融合發展、區域外產業輻射力強、聯動周邊地區協力發展的“中國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精華段、大三峽國際黃金旅遊目的地核心區”,加快打造推進渝東北長江三峽湖光山色之旅精品旅遊干線的打造。
胡大章建議進一步支持萬盛全域旅遊示范區建設,幫助引進國內知名旅遊企業和服務品牌合作,多渠道引進培育市場主體。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獨資開發、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及PPP、景觀+地產、合作經營等模式參與萬盛旅遊開發營運,促進旅遊產品及經營管理集團化、品牌化。
原市旅發委分別就三項建議的辦理情況給予了回復函。復函顯示,為加快我市旅遊的發展,去年市委、市政府制定了《關于加快全域旅遊發展的意見》,明確了未來三年我市旅遊的發展布局:一是做強“大都市”國際旅遊目的地;二是做優“大三峽”黃金旅遊目的地;三是做靚“大武陵”精品旅遊目的地。
已建成
市級旅遊集散中心7個
去年以來,全市旅遊行業認真落實貫徹全市旅遊發展大會精神,按照“山水之城、美麗之地”目標定位和“行千里、致廣大”價值定位,全力著眼打造全市旅遊業發展升級版。
在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,全市新建和改擴建旅遊廁所1315座;旅遊交通體系建設起步,全市已建成市級旅遊集散中心7個,區縣旅遊集散分中心23個,開行旅遊直通車143條;主城區開通常態化觀光巴士線路13條,觀光巴士車輛達到50余臺,基本覆蓋主城區20余個熱門景區景點;建設了一批與遊客承載量相適應、分布合理、配套完善的生態停車場,建成營運的旅遊汽車營地25個。
在渝東北長江三峽旅遊方面,分解目標為建設國際內河郵輪旅遊精品、長江三峽國家旅遊風景廊道、長江三峽文化旅遊長廊和國家生態旅遊示范區4大項目,提出重點發展“巫奉巫”長江三峽旅遊金三角和“萬開云”一體化旅遊板塊,傾力打造世界郵輪之旅、峽谷觀光之旅、環湖自駕之旅、生態度假之旅等主題旅遊線路產品。
在萬盛經開區全域旅遊方面,原市旅發委指導萬盛經開區編制完成《萬盛經開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》,以旅遊產業為核心,統一規劃布局,整合資源,統籌部署,形成“一城兩帶兩區五鎮”全域旅遊產品布局,大力發展生態旅遊、體育旅遊、鄉村旅遊。
將推動
水上旅遊“一票到底”
接下來如何培育旅遊精品?
市文旅委表示,將準確對接兩江四岸規劃,開發打造、不斷優化“兩江遊”線路,在對現有核心區域線路產品進行進一步包裝打磨和提檔升級,探索開發兩江夜景遊、都市白天遊產品,將“兩江四岸”沿岸的重點景區景點進行串聯,推進水陸聯遊產品結合,圍繞遊線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,豐富和提升休閑遊、深度遊體驗。 目前,我市完成了票務智能化管理運行平臺,實施聯網實名制購票和智能化驗票,規范“兩江遊”票務銷售市場,有效杜絕囤票、倒票等亂象。
下一步,我市還將研究推動水上旅遊“一票到底”,并在朝天門區域選址建設水上旅遊集散中心和遊船靠泊設施,為水上旅遊提供交通集散、團隊接駁、信息咨詢、票務預訂、消費購物、候船賞景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配套服務平臺。
去年,我市開工建設G9611奉節至建始、巫溪至鎮平、巫山至大昌等高速公路項目,2020年將完成G348萬州至萬州大瀑布、G242永安至天坑地縫道路改造升級工程,積極推進渝東北區域縣與縣、縣城與景區、景區與景區之間的公路和快捷通道建設。
同時,將進一步加大指導力度,豐富旅遊產品供給,升級旅遊基礎配套、旅遊管理服務、旅遊宣傳營銷和旅遊保障水平,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,推動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創建工作,支持萬盛順利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創建驗收。
新聞來源:重慶晨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