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山好水好風光,有詩有橙有遠方。
今年一季度,奉節接待境內外遊客253.64萬人次,同比增長30.30%。遊客們正是沖著奉節的好山好水,以及詩、橙而來。
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有機統一,城市才更具魅力。日前,奉節縣委書記楊樹海接受記者采訪時,新解夔州的“夔”字,解讀城市魅力與發展路徑。
全域景觀
《歸來三峽》10月亮相
夔州的“夔”字很多人會讀但不會寫。其實,“夔”字上部為“三峽之首”,左部為“高山仰止”,右部為“萬物成巳”,下部則是“秋興賦八”、“厚重人文”,中間再加上一個“自”字——“夔”字便不難寫,奉節的自然與人文囊括其中。
如同利用奉節來理解“夔”字,在旅遊發展方面,奉節也正在樹立“全域景區化”理念。
楊樹海介紹,把全縣當作一個開放式大景區來打造,讓全域資源成為全域景觀。布局40平方公里縣城旅遊集散中心,白帝城·瞿塘峽、天坑·地縫兩大核心景區,大白帝城、九天龍鳳、官帽山三大旅遊示范區,通過資源整合、串珠連線,逐步實現設施、要素、功能的優化配置。通過采取直接融資、爭取政策性投入、盤活資產增加經營性收入等渠道,廣泛籌措資金,三年滾動投入200億元,社會資本參與度達到60%以上。
今年一季度,奉節接待境內外遊客253.64萬人次,同比增長30.30%;購票遊客33.99萬人次,同比增長33.20%;過夜遊客29.8萬人次,同比增長27.61%;旅遊綜合收入8.36億元,同比增長34.04%。
前不久,由張藝謀親自擔綱打造的《歸來三峽》山水實景體驗式文化旅遊節目進入開演倒計時階段,目前演出浮臺已拖航至奉節。
“每天看著倒計時牌,我們都干勁十足。”楊樹海說,為了確保這道“文旅盛宴”能在今年10月正式開演,奉節正在不斷加大項目推進力度。
詩和遠方
品鑒李杜詩詞應來奉節走走
對于享有“中華詩城”美譽的奉節而言,詩詞熱正逐步轉化為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的動能。
5月5日、6日,“登臨三峽之巔,尋勝中華詩城”詩詞文化交流活動在奉節縣舉行。包括《中國詩詞大會》執行總導演劉磊、點評嘉賓康震及五位選手在內的一行人齊聚奉節,感受夔州詩詞的獨特魅力。
在此次交流活動中,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無疑是大家關注的焦點。這位在節目中進行幽默風趣點評的詩詞大咖,在奉節中學進行詩詞文化分享時,就現場品讀鑒賞夔州詩詞。“奉節是一個有詩詞文化底蘊的地方。”說起夔州詩詞,康震認為奉節為中華文學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,他也提議如果要想真正了解這些詩人在夔州寫下的詩詞,就應該來奉節走走。
“保護利用‘生態’和‘人文’兩個寶貝上,奉節正全力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范區和長江三峽第一旅遊目的地。”楊樹海介紹,作為巴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奉節文化如今在創新發展上自信初顯。在打造詩歌文化方面,奉節正策劃建設夔州古城、杜甫橘園、中華第一詩詞碑林、詩歌小鎮、三峽非遺村,并爭取《中華詩詞大會》第四季西南片區百人團選手海選在奉節進行。
一棵橙樹
從養活30萬人到致富30萬人
作為奉節的特產名片,臍橙在2017年度品牌價值達到26.25億元,位居全國橙類第一名。
在白帝鎮九盤村晚熟臍橙種植基地,負責人王祖國介紹,晚熟臍橙的銷售一直會持續到6月下旬,雖然此時已經成熟,但依舊可以繼續掛在枝上,也不會對果肉品質造成影響。而在4月,這些果樹還會呈現花果同樹的景象,實現旅遊觀賞與田園采摘的雙重價值。
“奉節臍橙,從一棵樹養活30萬人到致富30萬人。”奉節縣臍橙中心負責人介紹,奉節堅持品牌強橙戰略,為奉節臍橙量身打造了品牌提升全案,注冊了杜甫橘園、山橙時代、橙都一號等企業子品牌53個。
如今,奉節正加大對臍橙的深加工項目引進工作,進一步推動臍橙產業發展。
目前,奉節縣臍橙面積達到33.02萬畝,產量30萬噸,綜合產值達23.968億元,其中電商銷售2.98萬噸,產值達到3.576億元。
有詩有橙有遠方,詩和遠方已經走在一起,何時再與橙牽手,成為了奉節正在思考的問題。“目前,我們已經有了將詩與橙‘牽手’的初步方案。”相關負責人介紹,奉節在打造“三峽之巔 詩·橙奉節”核心品牌上,正在推進三者合一,進一步突出詩城之韻、臍橙之香、山水之美,將“三峽之巔”打造成中國長江三峽標志性符號,將“詩·橙奉節”打造成八方遊客為之神往的國際旅遊目的地。
都市傳媒記者 王梓涵 陳翔